翰墨飘香润杏林
书香致远映初心
第四届“健康护航 书香杏林”活动
如约而至
从千余页书海中汲取智慧
在万余文字间沉淀思考
我们精选20篇优秀作品与大家共赏
这里有医者对生命的敬畏
有对仁心的注解
更有字里行间流淌的赤诚与担当
让我们在墨香中感悟医者情怀
于文韵里汲取奋进力量
让阅读之光照亮健康护航之路
以病理之眼观作风于《铸魂》中悟铁规
南通市肿瘤医院 吴雅珣
拿到这本书时,我原本把它当成一次“任务式”学习。但序言里一句话击中了我:“八项规定不是八条意见,而是八根钉子,钉住的是初心,钉牢的是民心。”这让我意识到,在作风建设被反复提及的今天,我们缺的并不是“新提法”,而是对老规定“钉子回脚”式的再敲打、再淬火。于是,我带着“回炉铸魂”的自觉,重新走进八项规定的字里行间。
展开剩余78%带着“病理思维”读“铸魂”
病理科每天与切片、染色、显微镜打交道,习惯在微米尺度寻找病变证据。病理科是离疾病真相最近的地方。我们每天把组织切成四微米,在显微镜里寻找恶变的蛛丝马迹,用一张“病理报告”为患者定下生死基调。
这本书提醒我:作风问题同样是一种“社会病理改变”——看似只是超标接待、冗余会议,实则是细胞(党员)坏死、组织(党组织)纤维化。八项规定恰是一剂“组织化学染色”,把隐形病灶清晰标记。病理人既能在微观世界里捕捉恶变,更应在宏观作风上拒绝病变。读《铸魂》就像做一张“政治病理切片”,八项规定就是“HE染色”,能把隐形病灶染成肉眼可见的“铁规红线”。
八条“高压线”背后的逻辑
全书用“四风”典型案例做切口,将八项规定的每一条拆解成“为什么定——怎样变形——如何根治”三步。让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三章对“改进调查研究”的剖析:
为什么定——调查研究是党的“谋事之基、成事之道”,但一些干部把调研做成“到此一游”,根源在于权力观错位,把“向下看”变成了“向上秀”。
怎样变形——书中列举了“经典路线盆景式调研”“走穴式陪同调研”等五种变异。
如何根治——提出“三不原则”(不带记者、不打招呼、不搞迎送),并用某央企“逆向调研”(先蹲点后报告)的实例,证明只有“信息对称”才能“情感同频”。
这种“问题—变异—药方”的链条式写法,让八项规定不再是抽象条文,而成了可对照、可体检、可操作的“CT报告”。
从“细胞病理”到“作风病理”
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是新时代党的“作风病理学”——以精准诊断(问题导向)、靶向治疗(制度约束)、免疫重建(文化浸润)清除“四风”病灶。病理科作为医院“诊断金标准”的制定者,必须以“微观严谨”推动“宏观清正”,让每一份诊断报告、每一次科研经费、每一台设备采购都经得起“显微镜式”审视。病理科的使命是“让每一张切片说话”,贯彻八项规定精神,就是让“每一次签字、每一张发票、每一次调研”都经得起“显微镜+聚光灯”的双重检验。我们将以“细胞级”严谨淬炼“作风级”过硬,用精准的诊断技术、清廉的职业操守,为健康中国筑牢“病理防线”!
精神淬火三点“铸魂”体悟
规矩背后是政治忠诚。过去觉得“不超标接待、不铺张开会”是细节小节,书中用苏荣、周本顺等反面案例说明,作风问题本质上是“两个维护”没有真正落地。一旦“口头忠诚”替代了“行动看齐”,破窗效应就会从一张餐桌、一辆公车蔓延到政治生态。
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。书末附了“八项规定七年成绩单”,违规公款吃喝下降92.7%,但“快递送礼”“电子红包”等新变种又冒头。这让我明白,作风建设只有“逗号”没有“句号”,必须像“铸剑”一样反复锻打、去除杂质。
制度与文化双向奔赴。书中提出“硬制度+软文化”的乘数效应:一方面织密制度笼子,比如公务接待“负面清单”+“互联网+监督”;另一方面培育“不想腐”的文化土壤,比如浙江推行的“清廉家书”活动,让好家风变成防腐“门闩”。
镜下感悟让“铁规”成为“自发荧光”
显微镜下的细胞,核仁清晰、染色均匀才是好片;人生切片亦如此。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,就是给自己做一次“组织化学染色”,让忠诚、干净、担当成为最鲜明的标记。病理科人天天看切片,更要在自己的人生切片上拒绝坏死、远离炎症,以“微观之眼”守护“宏观之治”,用一张又一张准确的病理报告,为健康中国写下最踏实的注脚。免疫组化里的自发荧光蛋白无需底物即可发光。当八项规定从外部约束变成内心信仰,就会在言谈举止中自然“显色”。如今,科室形成了“三多三少”的新风:多的是新技术、新项目、新荣誉;少的是会议、纸张、差旅费。
免疫组化的DAB显色需要底物激活,八项规定的“显色”也需要每个人内心的“HRP酶”——党性自觉。当规定不再是外部约束,而像自发荧光蛋白一样在细胞里自然发光,作风问题就会在“微观世界”里被实时标记、无处遁形。病理科人天天看切片,更要在自己的人生切片上,做到“核仁清晰、染色均匀、无坏死、无炎症”——这才是真正的“铸魂”。
让“铁规”成为“肌肉记忆”
读完《铸魂》,最深的感受是:八项规定不是“八条绳索”,而是“八根钢筋”,支撑起共产党人精神大厦的承重墙。对个人而言,贯彻规定不能停留在“不敢”的畏惧,而要升华为“不想”的自觉,最终形成“无需提醒的自律”。下一步,我将以本书为镜,把“八项铁规”锻造成自己的“肌肉记忆”,做到“心有所畏、言有所戒、行有所止”,在平凡岗位上铸就对党忠诚、对民赤诚的“精钢之魂”。
发布于:北京市亿达配资,配资论坛登录入口官网,长盈宝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